今天是 2025年05月13日
首页 > 旧内容 > F1 > 正文

F1中国引擎马力有多足 揭秘雷诺为何选择董荷斌

2012-09-22 搜狐网 0阅读

  北京时间2月1日,F1雷诺车队公布了本赛季车手阵容,一位黑头发黄皮肤的小伙子吸引了全世界车迷的目光。作为车队的第三车手,他的华裔血统让F1首次拥有“中国引擎”。他就是董荷斌。

  身为荷兰国籍,甚至不会讲中文,但这个祖籍温州的小伙子却拥有很深的中国情怀。 以往参加比赛,董荷斌的赛车和头盔上总会贴有五星红旗的标志,对于未来,他更是坦言:“这是历史性的一步,我是在F1车队官方阵容中出现的第一位中国人。”身份的认同感迅速拉近了他与中国车迷的距离,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叩开F1大门的华裔车手。在竞争激烈的F1车坛,董荷斌能否站稳脚跟?雷诺车队选择董荷斌,是看重其实力还是出于开发中国市场的考虑?董荷斌加盟F1,对国内赛车运动的发展有多大意义?

  本期《体坛圆桌》聚焦F1首位华裔车手董荷斌,探究其加盟雷诺车队背后的原因,展望“中国引擎”在F1到底能轰鸣多久。

  

  为何选择董荷斌看重实力更重市场

  问:华裔身份是董荷斌的金字招牌,雷诺选择他,是看重实力还是想得到中国市场的垂青?董荷斌能否在F1复制姚明“NBA之路”的成功?

  万和平:客观讲,雷诺选择董荷斌,相中的是他华裔身份背后巨大的中国市场价值,并非纯粹实力。在我看来,董荷斌与姚明无可比性,因为姚明绝对是“个案”。

  博特:雷诺F1车队负责人艾瑞克·鲍里艾尔在新闻发布会的发言最具说服力,“当董荷斌去年12月为车队进行测试时,他的速度和良好的反馈能力马上吸引了我们,使我们确信他已经具备了成为车队一分子的素质和能力。”

  朱胡安:我认为两者兼有,F1是完全商业化的运作,车队看重车队和赞助商的投入和回报是否成正比。因为能进入F1的车手实力相差已不是很大,董荷斌具有这个实力。董荷斌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,事实是,他已经成为中国赛车界的“姚明”。

  李长云:一项运动的崛起与一个国家或地区开展该项目的历史、普及程度有很深的渊源,这也是为何欧洲和巴西车手长期统治F1车坛的原因。就绝对能力而言,董荷斌不可能进入F1,是他背后所蕴藏的潜在中国市场在起作用。

  “替补”车手想转正需要时间更要机遇

  问:董荷斌以“第三车手”加盟雷诺车队,也就是很多媒体所称的“试车手”,这是否意味着他只是“替补”?董荷斌何时才能真正驶上F1赛道?

  万和平:一般情况下,第三车手基本是作为后备人选,当第一车手和第二车手生病或意外受伤时临时顶替上场,也常参加正式比赛之前的垫场赛。就目前董荷斌与雷诺车队另外两名主力车手的实力对比看,他至少近一两年很难作为正式车手驶上F1赛道,具体时间要看他自身的努力以及另两位车手在比赛中的表现。

  朱戴维:F1大部分第三车手都是参加欧洲仅次于F1的辅助赛事GP2赛事,所以第三车手就是F1的后备军,随时准备披挂上阵。

  李长云:很多F1车手、甚至F1高手都是从“替补”起步的,董荷斌毕竟向着真正驶上F1赛道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。

  博特:赛车场上的情况不可预测,一切要看车队的安排,今年F1赛道上看见董荷斌的身影并不是没有可能。

  问:当初,从雷诺车队测试车手做起的阿隆索,完成史上最年轻的F1车手总冠军的壮举。如今,首位华裔车手董荷斌加盟F1也是从雷诺起步,他能否站稳脚跟?他的加盟会不会是昙花一现?

  万和平:就我的直觉,董荷斌有机会参赛,但能否立足还要看自身努力和一些运气成分。目前董荷斌不具备当年阿隆索的实力,但昙花一现也不太可能,因为雷诺车队经过慎重考虑才做出决定,不会轻易改变。

  李长云:董荷斌进入赛车圈较晚,入选雷诺车队测试车手,其中多少有商业利益,能否立足要看车队的通盘考虑。他也有可能昙花一现,因为实力最具说服力。

  本土车手进军F1有了榜样指日可待

  问:从成长履历上看,除了华裔身份,董荷斌的赛车历程与中国并无太多联系。他加盟F1对于国内赛车运动发展到底有多大意义?这究竟是一个可参照的蓝本,还只是一个商业符号?

  万和平:董荷斌虽然不是中国籍,但他曾代表中国车队参加过A1方程式比赛,并取得不错成绩。如今,他进入F1,对中国车手是个激励,对中国赛车运动发展更是一个促进。尽管其中有一定商业因素,但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将借此契机,加大在卡丁车、低级别方程式赛车方面上的投入和推广,并为车手出国参加高级别比赛创造机会,尽早培养出中国本土F1车手,目前就有六七个相当不错的苗子。

  朱戴维:意义相当重大,虽然董荷斌的成长经历不是中国本土车手所能复制的,但毕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,也作出了榜样,我们为他的成功感到高兴和骄傲。

  问:有人说“F1的未来在亚洲”,从中国上海进入赛历,到莲花等亚裔车队出现,最“烧钱”的F1是否会走“脱欧入亚”这条路?中国本土车手离F1到底有多远?

  万和平:尽管F1的组织者将比赛逐渐向亚洲地区发展,今年增加韩国站,明年还要设印度站,越来越多亚洲元素介入F1,但绝不会走“脱欧入亚”这条路。毕竟F1赛车的核心技术、研发基地等都在欧洲,组织者是欧洲人,车手80%出自欧洲。至于中国车手离F1到底有多远,还要看中国企业肯不肯投入。就目前看,以中国企业出资命名F1车队的步伐,可能要早于中国车手进入F1车坛。

  李长云:其实有些中国小车手非常有天赋,但由于没有企业肯花钱培养,只依靠家里出钱很难参加GP2、F2这样高级别比赛。中国本土车手目前首要努力方向,就是得到企业支持,尽量多参加高水平比赛,早日进入F1车队的视线。

  

上一篇:董荷斌成首位华裔F1车手 希望得到中国车迷支持
下一篇:首位俄罗斯F1车手发感言 渴望得到雷诺车队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