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舒马赫三大败因 究竟是年龄还是赛事作怪?
2012-09-22 网易 0阅读在上海,车王舒马赫人气极高,中国车迷还专门为他打出“YOU BACK,WE BACK!”的横幅,但车王真的回来了吗?
2010 年F1中国大奖赛昨日结束,迈凯轮车队是最大的得益者,其车手巴顿和汉密尔顿包揽冠亚军,在积分榜上占据领先优势。至于舒马赫,他职业生涯的第252场比赛始于飘雨,止于失望,第10名成为车王聊胜于无的收获。而在本赛季的前4站,舒马赫仅获得巴林站第六,澳大利亚站第十,马来西亚站中途退赛,上海站第十……难怪连德国媒体都开始转向。
败因1
蹩脚赛车是“绊马索”?
昨日的比赛进入中段时,舒马赫与紧跟在身后的汉密尔顿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争夺。汉密尔顿利用银箭赛车MP4-25的速度优势,几次试图超越舒马赫(左图)。舒马赫则成功地利用老辣的车技守住领先优势,逼退了汉密尔顿的进攻。直到第25圈,舒马赫终于被汉密尔顿超越,而紧接着阿隆索、维特尔等人也强行超越舒马赫。
很显然,梅赛德斯车队的MGP W01赛车还无法跟上红牛、迈凯轮和法拉利的速度,也制约着舒马赫的发挥。舒马赫赛后也无奈地表示:“赛车在某些赛段明显缺乏抓地力,我们距离其他强队还存在着一定差距。”获得季军的队友罗斯伯格也抱怨,赛车始终存在转向不足的问题。
败因2
年龄让他不再适合F1?
车王复出后的平庸表现,让不少车迷失望。德国媒体率先发难,丝毫没有给他们的车王留情面。舒马赫复出时,他们高喊“吾王万岁”;现在,他们的标题变成疑问句: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41岁的车王已过了从事这项运动的黄金年龄,面对一大堆年轻人的挑战,其体能、反应速度都不如当年。加上退出赛场达3年之久,一切都变得陌生:新环境,新对手,新赛车,新规则……短短四站,舒马赫还不足以完全适应。整个舆论都在为舒马赫泼冷水,但梅赛德斯的CEO尼克不同意,“迈克尔在骨子里依旧是个年轻人,他丰富的比赛经验接下来也会起到关键作用。”
败因3
体重影响赛车的平衡性?
除了赛车和年龄,体重也是外界诟病舒马赫的话题之一。德国媒体把车王今昔表现进行对比后,还大加赞赏罗斯伯格的表现,说身材更加出众的他才是梅赛德斯车队的 “新任No.1”。据《图片报》分析说,舒马赫比他的队友尼克·罗斯伯格重了7公斤。而在F1比赛中,体重越重的车手在压舱物方面选择的余地就越小,这可能会给赛车平衡性带来一些影响。但舒马赫之前雇佣的一位体能训练师告诉《图片报》,他建议舒马赫不要再降低体重了,“迈克尔现在的体型已经很完美了。”另一位德国车手苏蒂尔对这种说法也嗤之以鼻,他的理由是:“7公斤?带来的差距不会超过0.1秒。”
(本文来源:潇湘晨报 )
下一篇:"上"赛道每年亏损2亿 上海七年之痒再续需多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