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 2025年05月06日
首页 > 旧内容 > F1 > 正文

历数F1违规事件"间谍门"开出体育史上最重罚单

2012-09-22 365爱车网 0阅读
第1页:案例一:飞箭缺席第2页:案例二:威廉姆斯搞定国际汽联第3页:案例三:英美隐藏油箱第4页:案例四:“轮胎门”闹剧第5页:案例五:宝马愉快接受处罚第6页:案例六:土耳其领奖台事件第7页:案例七:变型尾翼事件第8页:案例八:间谍门事件第9页:FIA改正错误的事例

搜狐体育讯国际汽联在巴黎召开了争议已久的尾部扩散器听证会。if(window.location.href.getQueryString("ip")==null)Loc=sohu_IP_Loc.substr(0,4,');elseLoc=window.location.href.getQueryString("ip",');彻夜的充分考虑之后,最终驳回了法拉利、红牛、雷诺、宝马以及迈凯轮车队针对布朗、威廉姆斯和丰田的违规抗议。上诉法庭延续了澳大利亚站和马来西亚站赛会的判罚,认定布朗车队、威廉姆斯和丰田三支车队使用的尾部扩散器合法。三支车队也将因此而免予受罚。

 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F1历史上几次比较严重的处罚。

  案例一:飞箭缺席

  处罚力度★★★★☆

  2002年赛季开始的时候,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就少了一支车队——普罗斯特车队因财政问题破产;新赛季还未开始,F1居然又克隆了一次上赛季的“命运”:飞箭车队没能通过国际汽联的注册,征战2003年的F1车队就此变成了10支。当地时间12月2日,国际汽联在伦敦公布了出征2003年的F1车队的名单——它们都完成了2002年的全部17站比赛。同时宣布的最重大的消息,就是飞箭车队的“被拒”。

  国际汽联在一份声明中说,他们也收到了飞箭车队参加2003年比赛的申请,但是他们最终被拒绝了。至于原因,国际汽联只是表示,他们已经和飞箭车队沟通过,没有透露具体细节。到目前为止,飞箭车队还没有对此事发表什么看法,而国际汽联内部人士则表示:这将是最后的决定,2003年的一级方程式将只有10支车队参加。舆论认为,飞箭车队被F1“拒载”,意味着他们的F1之路走到了终点。其实,飞箭“被拒”没有什么秘密。一句话,没钱。车队老板沃金萧本来是个成功的商人,在接手飞箭之前,他就在贝纳通车队塑造了舒马赫的成功。可是一到飞箭,“冠军制造者”也不灵了。这支车队一共参加了382站F1比赛,却没有获得一次胜利。连前世界冠军达蒙-希尔的到来,也没能改变这种尴尬的命运。他们和许多小车队一样遭遇了经济危机,不得不缺席最后的5站比赛。在法国站,没钱的飞箭车队极不情愿地参加了排位赛,结果却故意输掉正式比赛资格,还因此受到了国际汽联的警告。几度传出消息,说飞箭要被美国、或者德国的投资者收购,可最后都成了一纸空文。

  飞箭车队已经失去了好几名核心人物。技术主管考夫兰去了迈凯轮,许多机械师都纷纷另谋高就。他们的引擎供应商、福特旗下的“考斯沃斯”已经将飞箭告上法庭,要追讨车队欠下的引擎供应费用;而车队原来的冠名赞助商电信企业“Orange”也和他们掰了,到现在也没有其他公司愿意在“飞箭”的前面写下自己的名字。所以,尽管据说国际汽联在是否“拒载飞箭”的问题上发生过分歧,但是经济情况是飞箭最终被“拒载”的决定性因素。

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下一页](责任编辑:小迈)
分享到
上一篇:汉密尔顿专访:为中国站求情本周末进前十就行
下一篇:国际汽联判决扩散器合法场外角力法拉利再遭完

月点击排行榜